8月30日,当收益降低甚至亏损时,在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第三届会员代表上,很多人扛不住基金净值的波动,证监会易会满就加快推进基金业高质量发展问题发表讲话。其中,出现明显的焦虑状况,易会满提到,甚至出现“养基性失眠”。从报告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要从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高度切实解决“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等问题。
易会满表示,当基金跌幅超过10%的时候就有22%的基民会失眠,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问题时有发生,当基金跌幅超过30%的时候,这其中固然有投资者自身的因素,更有高达57%的基民会失眠!缓解“养基性失眠”还得靠争取长期稳健回报。报告显示,但也有行业自身发展观和经营观的问题,面对失眠症状,反映的是规模情结浓厚,有41%的人会倾向去买让人心的基金。心基金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点特征:“稳定的历史回报率”、“超低的回撤”、“优秀的基金经理管理”。天弘增强回报(A类代码:007128,重营销轻持续服务;有的代理销售机构和从业人员背离客户利益,C类代码:007129)正是这样一只能让人“睡得着”的产品,诱导“赎旧买新”。为此,易会满希望广基金机构自觉坚持客户利益至上,敬畏投资者,在为客户创造最价值的同时实现公司的成长壮。
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问题是基金业存在的一个老问题了。在这次的基金业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上,证监会易会满主动提起这个问题,此举表明,这个问题已经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这对于基金业的健康发展来说显然是一件好事。但如何切实解决“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这个困扰着基金业发展的老问题呢?
之所以会出现“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这个问题,易会满归结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投资者自身的因素,二是行业自身发展观和经营观的问题,如规模情结浓厚,重营销轻持续服务,有的代理销售机构和从业人员背离客户利益,诱导“赎旧买新”等。
从投资者的原因来然是显而易见的。基民不赚钱,显然是买错了基金品种的缘故。毕竟在众多的投资基金中,虽然有的基金是亏损的,但也有不少基金是赚钱的。基民不赚钱显然是没有买到赚钱的基金的原因。而这个问题,涉及到的是基民的投资水平问题。毕竟对投资基金的选择也是有投资技巧的。
当然,从监管的角度来说,要切实解决“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问题,显然不是针对基民这个因素,而是针对的行业因素,也即行业的发展观与经营观的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归根到底还是由于基金制度的缺陷与漏洞所决定的。
基金为什么规模情结浓厚?为什么重营销轻持续服务?为什么要诱导投资者“赎旧买新”?实际上,出现这种情况并不难理解。因为从基金来说,基金规模越意味着基金公司的利益就越,因为基金公司的管理费是按基金规模来收取的,而不是按投资收益来收取的。所以基金公司更重视的是基金规模的发展壮,为此基金公司总是千方百计地发行新基金,而为了发行新基金,代理销售机构也就想方设法地让客户“赎旧买新”,毕竟对于这些代理销售机构来说,新基金的发行量越,他们得到的利益也就越多。
所以,要解决“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问题,消除基金公司的规模情结是一个关键因素。当然,基金的发展不可能不考虑基金规模因素,完全不考虑规模因素是不可能的,但可以将这个因素淡化一些。比如,将现行的基金管理费按基金规模固定收取,改为按基金投资收益浮动收取,如此一来,基金公司就不会只重视基金规模了,同时还会重视基金的投资水平。只有基金投资赚钱了,基金公司才能收取管理费,这样,基金的利益就和基民的利益捆绑在了一起,如此一来,“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问题也就不复存在了。
而为了改变基金公司盲目追求基金规模的缘故,有必要规范基金经理的管理。目前一些基金公司为了追求基金规模,一味发行新基金,而不管这些新基金有没有基金经理来打理,一味让现有的基金经理“一拖多”,一个基金经理管理多只投资基金。夸张的是,曾经有的基金经理一人管理30多只投资基金,基金经理成了“超人”、“神人”。这显然是对基民不负责的做法。
因此,要解决“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问题,就有必要解决基金经理“一拖多”的问题。比如,对于股票型、混合型基金经理,一人最多只能管理两只基金,指数型基金经理、债券型基金经理,一人最多管理5只基金,货币型基金经理,一人最多管理8只基金。让基金经理们能够集中精力管理好手中打理的投资基金。而不是“一拖多”来服务于基金发行,应付投资者,这实际上是对基民利益的一种损害。因此,解决基金经理“一拖多”问题,也是切实解决“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