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有财经网

燃道指承压股价暴跌72%,砸5亿买商标自救!南极电商贴牌生意还能走多远?美股收

中有财经网 1

燃道指承压股价暴跌72%,砸5亿买商标自救!南极电商贴牌生意还能走多远?美股收

业绩、股价“双杀”困境之下,欧洲重燃的疫情让道指承压。奥地利亚历山·沙伦伯格宣布收紧防疫措施,南极电商仍在积极寻找新出路。

11月2日,自22日开始实施全国“封锁”,南极电商披露了一则《关于公司签署意向性协议的公告》,餐饮文化等行业将关闭。德国分地区下周也将进入分封锁状态。美国原油价格日内跌逾4%至六周地位,根据公告显示,打击了一些道指的能源股,南极电商拟以5亿元的价格,航空公司的股票也出现下跌。Baird投资策略分析师Ross Mayfield表示,收购韩国女装百家好系列品牌和业务。

实际上,可以看见今天市场受到了惊吓。不过强劲的美股三季报依然让标普500指数周线收涨。Refinitiv的数据显示,这并不是南极电商第一次和外国品牌展开合作了。早在4个月之前的7月2日,标准普尔500指数成份股公司中约有95%已经公布了三季度财报,南极电商已经和另一个外国知名品牌“C&A”展开了合作,其中81%的公司利润好于华尔街的预期,成为其品牌线上业务唯一的合作伙伴。

作为国内的“吊牌之王”,综合利润有望同比增长42.3%。E-Trade Financial投资策略董事总经理Mike Loewengart说:“好于预期的收益一直是本周市场的主题。虽然投资者可能带着一些不安进入财报季,在吊牌业务逐渐饱和、业绩明显见顶的情况下,但已有明显迹象表明,南极电商希望通过和外国品牌合作或者是收购国外品牌的方式来突破瓶颈,不过非常可惜的是,这些合作或者收购还没有出现很好的效果。

而到了现在,在企业越发注重自有品牌的趋势下,南极电商的这种“卖吊牌”的模式是否已经没落?收购外国品牌,又能否让这个曾经的“吊牌之王”起死回生?

从内衣到贴牌,南极电商浮沉历史

说起南极电商,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贴牌。

不过,其实南极电商并非一开始就从事“贴牌”这个工作。事实上,如今的这个“贴牌王”,在一开始时也是从事实体生意,而且体量和规模都不小。

关于南极电商的故事,最早要追溯到25年前的1996年。当时,“导湿保暖复合绒”被成功研发出来,“俞兆林保暖内衣”火,嗅到了商机的南极电商创始人张玉祥果断辞去了“铁饭碗”工作,也干起了保暖内衣的生意。

事实证明,张玉祥的选择并没错。不过短短一年的时间,其创立的“南极人”内衣销量就突破了一个亿,甚至赶超了“俞兆林保暖内衣”,成为了当时内衣行业的龙头,而且在后面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南极人一直占据着内衣龙头的位置,张玉祥也因此成功发家致富。

那么,为何当时风光无限的内衣龙头,后面又会转去做起了看似毫无关联的贴牌生意呢?这背后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有着很的关系。

当时,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处于产业链底端、同时受外贸影响非常的纺织业受到了巨的冲击,张玉祥看着同行一个接一个地倒下之后,自己也愈发紧张起来,担心下一个轮到的就会是自己。

“到底该怎么办?”张玉祥甚至想到了直接转让不干了,不过因为舍不得这个亲手打下的品牌,于是张玉祥决定关闭所有的工厂,内衣就找其他的工厂代工,自己唯独留下了“南极人”这个品牌。

从现在来看,当时张玉祥的这个决定非常有先见之明。在关掉了工厂之后,没有了房租、人工的负担,张玉祥成功渡过了金融危机这个难关,而唯一保留下来的南极人,后面则越做越,品牌知名度也越来越响。

到了后面,很多不知名的民营纺织企业发现,只要贴上了“南极人”这个标识后,自己生产的产品就好卖了不少,于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向南极人“借标”,而张玉祥和南极人就此做起了卖吊牌、贴牌的生意。

如今,南极电商已经成为国内的“贴牌之王”,根据年报数据显示,2020年南极电商的全年营收达到了41.72亿,而毛利率高达93.26%的品牌综合服务业务营收为12.46亿。

增长瓶颈出现,市值蒸发428亿

贴牌是个好生意吗?答案是肯定的。

从最新的业绩数据来看,按照产品来划分,南极电商的业务主要分为4类:移动互联网媒体投放平台业务、品牌综合服务业务、自媒体流量变现业务和经销商品牌授权业务。

而在这4项主要业务中,和贴牌相关的品牌综合服务业务以及经销商品牌授权业务,毛利率分别为91.95%和96.31%,可谓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也是因为如此,在今年之前,南极电商备受资金的追捧,股价上行,从最低的5块多涨到了的24.24元,市值达到了595亿。

不过,今年以来,由于南极电商的业绩幅下滑,其股价也开始持续回调,目前其最新股价仅为6.77元,市值较点已经蒸发了428亿。

那么,为什么南极电商在今年会突然出现业绩瓶颈呢?这很可能和其旗下主要品牌授权范围逐步饱和有关。

目前,南极电商的贴牌产品越来越多,从服装到生活用品甚至是小家电都能看到南极人的身影,消费者甚至调侃“万物皆可南极人”。而这背后,其实是南极电商为求增长,不惜将品牌授权范围不断放。

然而,这种行为是一把双刃剑,虽然短期内可以让营收快速提升;但另一方面,也很容易损坏“南极人”这个品牌的知名度。而且,品牌授权范围不可能无限放,一旦品牌授权范围逐步饱和,南极电商业绩见顶就是必然的结果。

根据数据显示,在2020年时,南极电商的品牌综合服务业务就开始出现“滞涨”的情况,全年收入为12.46亿元,同比仅微增0.38%;而到了今年上半年,南极电商的品牌综合服务业务收入更是骤降42.58%,仅有2.4亿。

收购外国品牌,能让南极电商走出困境吗?

在业绩、股价“双杀”的困境之下,南极电商也在积极寻找新的出路。

11月2日,南极电商披露了一则《关于公司签署意向性协议的公告》,餐饮文化等行业将关闭。德国分地区下周也将进入分封锁状态。美国原油价格日内跌逾4%至六周地位,根据公告显示,打击了一些道指的能源股,南极电商拟以5亿元的价格,航空公司的股票也出现下跌。Baird投资策略分析师Ross Mayfield表示,收购韩国女装百家好系列品牌和业务。毫无疑问,南极电商希望通过收购外国的品牌来缓解自己的困境。不过,这样的做法,真的能够成功吗?

要知道,其实南极电商并不缺品牌,目前公司旗下已有南极人、南极人+、南极人home、卡帝乐鳄鱼、精典泰迪、PONY等众多的品牌,但是主要的营收还是来自于南极人。据媒体报道,2020年,南极人全网实现GMV 362亿元,占比超过90%。

由此来看,即便花费5亿收入韩国品牌,也很难真正扭转这个面。

此外,目前企业在生产、运作中也越来越注重自有品牌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

“贴牌”这个生意必然走向下坡路。对于南极电商来说,仅靠收购新品牌还远远不够,想要走出当下这个困境,恐怕还有很长的路需要去走。

武汉seo搜索排名常用方法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标签:南极电商 股价暴跌 南极人 业绩 张玉祥